暑,為溫熱之氣。仲夏過后,太陽到達黃經105°時為小暑。此時天空如燒熾一般,上無纖云,下無微風,是(shi)炎熱的開始。
諺語說:“小暑過,每日熱三分。”意指天氣將會越來越熱。“小暑一聲雷,倒轉做黃梅。”是指在小暑前后,南方將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。而大雨過后,艷陽高照,地面熱氣升騰,宛如蒸籠一般,“小暑(shu)、大暑(shu),上(shang)蒸下煮。”便是如此。
《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》
唐·元稹
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(xiao)暑來。
竹喧先(xian)覺雨,山暗(an)已聞雷。
戶牖深青靄,階庭長綠苔。
鷹(ying)鹯新習學,蟋(xi)蟀莫相(xiang)催(cui)。
起句以“倏(shu)忽(hu)”二(er)字給(gei)人有時光飛(fei)逝、彈指一揮(hui)的(de)(de)感(gan)覺(jue):突然暖(nuan)暖(nuan)的(de)(de)熱風吹來(lai)(lai),始知(zhi)原來(lai)(lai)按序小暑節氣已(yi)到來(lai)(lai)。竹(zhu)子的(de)(de)喧(xuan)嘩(hua)聲(sheng)仿佛覺(jue)察(cha)到大雨即將來(lai)(lai)臨(lin),山色灰(hui)暗又似聽見隆隆的(de)(de)雷聲(sheng)。炎(yan)夏的(de)(de)一場場雨,催生了門戶上潮(chao)濕(shi)的(de)(de)青靄和(he)院落(luo)臺(tai)階里蔓布(bu)的(de)(de)小綠苔(tai)。
全(quan)詩刻畫了小暑一候(hou)“溫風(feng)至”的特點和生態(tai)環境后,結句呈現了(le)二三(san)候(hou)的“主(zhu)角(jiao)”,鷹(ying)禽正在學習技術為(wei)擊搏長空作準備,蟋(xi)蟀(shuai)已(yi)從田野轉到(dao)庭院墻角(jiao)下避暑(shu),別催促(cu)和趕走它們啦。
詩人(ren)元稹的這首小詩(shi)先從天氣寫(xie)(xie)到植物(wu),從植物(wu)又寫(xie)(xie)到動物(wu)。詩句將小暑(shu)節氣特點刻畫得(de)淋漓盡(jin)致、形(xing)象生趣。